數位教材資料庫
數位教材資料庫
:::
【圖文專欄】自然手語
公告時間:2020-12-18

【圖文專欄】自然手語

自然手語

 


enlightened簡介

手語是一種使用肢體動作、臉部表情來表達意思的一種語言,主要流傳於聽語障礙人士和聾人社會之間,根據我國108年所頒布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已肯定台灣手語和其他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同樣是國家的一種語言,然而,手語並非世界通用,和口語一樣會依據區域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方言,台灣早期因為地理區隔、交通不發達,手語也有南、北差異,整體而言,台灣的手語承襲的是日本手語系,台北學的是東京系統,而台南學的是大阪系統,現今因為交通便利,南北多有交流,因此,南北部的手語大同小異。

手語很自然地是聾人社群中的主要溝通方式,也是聾文化的傳承工具,為何後來會冠上『自然』兩字,而有『自然手語』的名稱出現呢?這就要從手語和中文的差異,以及聽障教育開始談起。


enlightened手語的特色

手語是一種『視覺語言』,其語法結構依照聾人的視覺習性而來,首先強調主體與客體,然後依動詞前進方向表示其中的空間關係,例如『筆放在桌上』,如果以手語來表示為:桌子/筆/(筆放在桌上動作),所以其文法結構和中文的前後語序有所不同。

打手語時最重要的莫過於『用臉部表情傳達語氣』,例如『你要來我家嗎?』,以手語來表示為:我家/你/來/要^^(臉部疑問表情)。

手語通常來自生活事物或動作之模仿,其特色為『表意不表字』,例如要比政治人物蘇貞昌,會先比『光頭』特徵,再比『衝衝衝』。因為手語的這個特性,所以過於抽象的概念通常比較難表達得清楚,一些抽象概念、專有名詞、罕見的國名地名等,會受限於手語單字不足(手語只有6000個字彙),不能全然地表達其中文內涵,例如防疫記者會手語即時翻譯員李振輝曾提到:『對於罕見的國名『委內瑞拉』、『厄瓜多』等照中文字是比不出來的,只能大概匡列區域範圍,用手語打:南美洲的某一個國家,事後再找找是否有當地打法,或是只能用英文單字拼法。』


enlightened自然手語 VS 文法手語

聾人在中文書寫習慣套用手語的語法,所以會有倒錯、措辭不當、辭不達意的情形發生,教育部鑒於此,於民國六十九年編定手語畫冊作為手語之統一教本,根據中文口語的語法,重新組合自然手語的詞序,開始在正規的聽障學校教育推行文法手語,主要的目的在於加強聽障者的語文能力,從那時起,而有『自然手語』及『文法手語』兩個名稱的出現。

文法手語的語法規則和一般中文無異,是將原有手語之單字套用在中文文法裡,例如『你要來我家嗎?』,打法為按照中文的字序,一個字一個字的打:你/要/來/我/家/嗎?,但是文法手語僅能表達疑問或部分語助詞,語氣變化較自然手語為不足。

總而言之,文法手語目前為啟聰教育界使用,啟聰學校內所開設課程之教材,其教科書上所提及的詞彙皆有對應的手語,而聾人們私底下的溝通以及目前政府培訓的手語翻譯員多半使用自然手語。

至於到底是『自然手語』好,還是『文法手語』好呢?我們就來看看長久致力於聽障文化以及國際聽障體育競賽的推手-趙玉平先生在手語大師中所撰寫的其中一篇短文是如何說的。

    我曾在一篇關於聾人文化的文章寫著:『啟聰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文法手語,啟聰學生下了課依然我行我素的使用自然手語,這個現象,中外聾校皆然。』

    在家裡跟自己的老婆,在公司學校裡跟同事,在社團裡跟聾友們,我相信我的手語中以自然手語的成份較多。即便是在課堂上,我教國文也常用到自然手語,學生們看得津津有味,卻苦了一學年以後接這班的下一任國文老師,因為學生們會抱怨看不懂新老師的文法手語。於是,有一段時間,全校的國文老師成了驚弓之鳥,深怕接到我教過的班。

    即使如此,我不否定文法手語,甚至國語口手語的價值。論表達意象,文法手語遠較自然手語精準多了。開會時,手語翻譯員轉譯發言者所說的話,當然要愈清晰愈好,我便欣賞以文法為主而以自然為輔的手譯員。只是到了私底下談天說地時,自然手語更能傳神的表情達意。因此,每當有人問我到底自然好還是文法好時,我總是說『兼容並蓄吧。』

    達賴喇嘛常說:『如果你認為我的話有用,你就照著做,如果你認為沒用,你就忘了它。』你的看法才是自己能接受的真理。


 

enlightened相關影片

人物專訪王曉書,不一樣的媒體人經驗

 

影片播放

 

影片簡介

    年幼時因早產體弱而喪失聽力的王曉書,除了是位模特兒,同時也是公視聽聽看、手語新聞的主播,有20年的資深媒體經驗,專訪時她談及剛踏入媒體界時她的手語其實不怎麼好,原因在於從國小到高中在台南啟聰學校的求學過程中,學校使用的都是文法手語,而一般聾人偏好使用自然手語,再加上上大學後,為了融入一般聽人,曉書都是以讀唇的方式來進行溝通,長時間沒使用手語,她口語能力雖進步,但是手語卻退步了。

    在剛擔任主播時,她的手語打得很僵硬,表情也不自然,很多生字不會打,需要求助於有經驗者,聾人觀眾們就批評她呆板,像個花瓶一樣沒內涵,後來她靠著不放棄的毅力,一路慢慢學習,到現在能夠對手語駕輕就熟,甚至還能指導他人的手語,成為台灣首屈一指的手語新聞主播。

    欣賞這部專訪影片的時候,試著不要仰賴手語翻譯員的口譯,仔細看看曉書是如何用自然手語生動地傳達她的經歷,配上豐富的臉部表情,使得觀眾們很難把焦點從她身上轉移,原本不會手語的聽人們,甚或動了想要學手語的念頭呢!

 


enlightened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