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材資料庫
數位教材資料庫
:::
【圖文專欄】全方位課程設計
公告時間:2022-06-21

【圖文專欄】全方位課程設計

全方位課程設計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 簡介

全方位課程設計(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UDL)起源於美國1980年代,由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教授羅恩.梅斯(Ron Mace)提出全方位設計(universal design),希望身心障礙者能夠融入一般社區,無須隔開特別設計居住環境。最初的定義是倡導所有產品及環境的設計都應該盡量考慮到所有的使用者,不需要透過修改或特殊設計,就能讓使用者去適應或使用,後來被應用在教育上,美國特殊教育協會對全方位課程設計的定義是:教材與活動設計能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達成其學習目標,無論學生有聽、說、讀、看、行動、寫字等能力的差異。應有彈性地提供上述不同能力學生替代性與選擇性,以符合其學習需求。


  • 實施原則
  1. 共用性(Equitable Use):所設計的課程與教材需能適用於各種不同能力與需要的學生。

  2. 彈性(Flexibility in Use):所設計的課程與教材能針對各種能力與學習優勢管道的學生進行調整應用。

  3. 簡單與直接(Simple and Intuitive Use):所設計的課程與教材應容易理解,而不受學生知識、經驗、語言能力或注意力影響。

  4. 多元感官資訊(Perceptible Information):所設計的課程與教材應能有效提供學生必須的資訊,而不受學生感官功能的影響。

  5. 允許錯誤發生(Tolerance for Error):所設計的課程與教材能減低學生因不小心或意外所造成的危險或不幸後果。

  6. 省力(Low Physical Effort):所設計的課程與教材能讓學生有效且舒適的應用而不致產生疲勞。

  7. 使用大小與空間合適(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在方法與操作上須提供適當的大小與空間,而不受學生身材、姿勢或行動能力的影響。

歸納上述實施原則可大致分為三項特色:

  1. 多元的呈現:透過文字閱讀、圖片、表格、簡報、口語表達、影音,提供多元之教材傳達方式。
  2. 多元的表達:學生選擇自己喜好的方式,如:書面、口頭、影音,表達所習得的知識與能力。
  3. 多元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學生有選擇權決定學習的進度,以提昇學習動機。

而適應體育的精神正是考量特殊生的差異及需求,設計適性且富有變化、趣味的身體活動,讓參與者身體感受到良好體育課程的經驗和樂趣,進而促進身心健康。符合全方位課程設計理念,在教學活動應用中可以調整的項目有:

  1. 調整器材設備:如器材的質感、大小、輕重,增加學生的興趣和信心。
  2. 調整比賽規則:如調整比賽時間、簡化規則或提供更多參與機會。
  3. 調整環境設施:如縮短距離、減少干擾、增加活動時間。

  • 相關影片

【博恩夜夜秀──蛤?適應體育?】

影片簡介:適應體育是針對學生個別的需求來調整器材與規則,提升每位學生的體育課參與程度。一起來看看影片的介紹吧。

 


  • 參考資料
  1. 吳谷忠、詹士宜、洪雅惠(2013)。台南市國民中小學特教班體育教學現況與需求調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報,38,31-54。
  2. 吳啟誠、謝莉卿、李秀妃(2018)。全方位課程設計在幼兒園融合班級之應用。南屏特殊教育,9,23-29,取自http://ir.npt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0328/2/9-3.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