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材資料庫
數位教材資料庫
:::
【圖文專欄】內在動機
公告時間:2023-07-07

【圖文專欄】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 內在動機的起源與定義

20世紀8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學者根據此理論研究個體執行自我決定時有自主性需求、勝任感需求以及關係感需求,並主張這三種需求為支持個體自我決定的基本心理需求來源,並延伸出動機有三種: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和無動機(amotivation)。依自我決定理論,當從活動中獲得內在滿足時,會產生自主性高的內在動機,同時獲得享樂感、熱情與幸福等等,並強化參與的行為,也是自我決定的最佳狀態。

 

內在動機

定義

讓人產生激勵自己的自發性行動的意念。

簡介

個體從內心產生出來的興趣、好奇感或為取得內心的愉悅而產生自發性學習的行為。這種學習的動機不需要外在的誘因或獎懲,且樂於從中探索,也能進階發展出個人的創造力,獲得成長與生命的意義。

實例

兒童本身對活動產生好奇,或是有興趣,想要去了解而自發性地去接觸活動,發展出參與活動的行為,並且從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得到樂趣與收穫,也期待再次參與相同性質的活動。


  • 內在動機的狀態

如下圖所述,內在動機有別於外在動機的需要外控支持系統,當處於高度內化時,則有高自主性的狀態(Sanli, Patterson, Bray, & Lee, 2013,取自 林毓珊,2014,p.12):

圖中左邊紅框處為內在動機,當個體經過外在動機建立自主價值信念達到認同行為,最後個體感受到興趣,可從行為的過程中得到享受,帶來內在愉悅滿足感時,就達到了內在動機,至此就達到了高自主性的狀態。外在動機移動調節的過程可參考:Deci 與 Ryan的自我决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個體從外在動機移動到內在動機的高自主狀態,就不會因為外在因素而影響參與意願和動搖信念,即使是碰到挫折,能視為有趣的挑戰而樂於接受,也不斷強化內在能力去改變或控制外在的不利因素,享受到參與活動的樂趣,獲得成長的滿足感。

個體的自我決定處於最佳狀態(內在動機),正向堅定的信念也會不斷地反覆,努力達成並自我實踐,在良性的交互作用下可增強個體自身的能力與正向的價值觀,建立全方位「I can do it! 」的信念。


  • 參考資料
  1. 林毓珊(2014)。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開放式創新之持續參賽意圖的影響因素。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 鄭桂玲(2017)。青少年內、外在在動機關聯性與自我感知之調節之中介效果。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張可欣、洪至洋(2022)。軍校生排球運動熱情、樂趣、涉入程度對幸福感之預測。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9(1),78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