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材資料庫
數位教材資料庫
:::
【圖文專欄】運動處方
公告時間:2023-08-01

【圖文專欄】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


  • 簡介與定義

適宜的運動處方可以預防、治療及維持慢性疾病,增進個人身體健康及身體適能,使人擁有更良好的生活品質。運動處方因人而異,需要量身訂做,訂定前要先仔細考量個案的健康狀況、身體適能狀態、想要達成的目標以及運動偏好。

訂定運動處方時可參考「FITT原則」,處方須包含下列幾項關鍵要素:

  1. 運動頻率(Frequency)
  2. 運動強度(Intensity or Load)
  3. 運動類型(Type)
  4. 運動持續時間(Time or Volume)

  • 運動頻率

每週運動的天數或次數。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族群之運動建議如下:

(特別一提,WHO對一般人及身心障礙者的運動頻率建議並無差異,但身障者如果想要有額外的健康效益,則應增加下述建議的運動頻率。)

  1. 兒童及青少年:每週從事中等到費力強度的有氧運動至少60分鐘,從事加強肌肉及骨骼的運動一週至少三天,並且應減少坐著的時間,特別是看電視的休閒時間。
  2. 成年人:每周至少從事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是75~150分鐘費力的有氧運動,另外每週至少兩天做中等強度或以上的肌力訓練。
  3. 65歲以上長者:和一般成年人的運動頻率建議一樣,但為加強功能性能力,並且預防跌倒,應該從事中等強度以上的平衡及肌力訓練運動,每週至少三天。
  4. 懷孕及產後婦女:除了有特殊症狀及禁忌的婦女以外,一般的建議是每週從事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並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肌力訓練。

  • 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運動時需要費力的程度,有幾種測量方式,如自覺費力狀態(RPE)、代謝當量(METS)、最大心跳速率(HR max)。

※註:最大心跳率為220-年齡,如220-30=190次)、最大攝氧量(VO2 max)。

下表是不同測量方法的運動強度分級,主要分為三級:低強度、中強度、高強度。

測量方式

低強度

中強度

高強度

Borg自覺費力程度量表(0~10分)

<5

5-6

>=7

最大心跳速率

50~63%

64~76%

77~93%

代謝當量

<3

3-6

>6

最大攝氧量

20~39%

40~59%

60~84%

 

下圖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對運動強度的區分及說明,將身體活動的強度區分為費力、中度、輕度、坐式生活型態四個級別,讓民眾更容易自己行評估。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39


  • 運動類型

運動的類型可以大致可以區分為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無氧運動(阻力訓練、重訓)、柔軟度訓練(伸展運動、瑜珈)、平衡訓練(太極、瑜珈)。

圖片來源:「Dr. SAFe 健身教室 曾文智醫師」部落格https://pic.pimg.tw/safeclassroom/1516934582-2420770502_n.jpg


  • 運動持續時間

►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內應包含運動前的暖身活動、運動後的緩和活動及伸展活動,每次運動時間建議如下表:

階段

內容

暖身

至少5~10分鐘低到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是較輕重量的阻力訓練。

主要運動

0~60分鐘的主要運動

緩和活動

至少5~10分鐘低到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或是較輕重量的阻力訓練。

伸展活動

至少10分鐘的伸展運動。

►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人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若沒有完整的時間可以持續運動,可以改為每次運動10分鐘,分段累積每日所需的運動量。


  • 參考資料
  1. 衛生署運動處方https://www.chp.gov.hk/archive/epp/tc/indexc7c6.html?MenuID=15

  2. General Principles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https://www.chp.gov.hk/archive/epp/files/DoctorsHanbook_ch4.pdf

  3.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Prescriptionhttps://www.physio-pedia.com/Physical_Activity_and_Exercise_Prescription

  4. 運動強度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39

  5. WHO-Physical activity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physical-activ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