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材資料庫
數位教材資料庫
:::
【圖文專欄】行為功能評量
公告時間:2023-07-07

【圖文專欄】行為功能評量

行為功能評量 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簡稱FBA)


行為功能評估可分為前事控制策略、行為分析、後果評估及行為功能判斷。其中前事控制策略分為背景因素及立即前事,相關評估摘要敘述如下:

  • 一、背景因素

背景因素可分成個體背景因素及環境背景因素,兩者皆為遠因且可能相互作用誘發個案目標行為的發生,透過評估可以防止行為問題的發生。

(一)個體背景因素評估

雖然能夠個體背景因素意旨誘發個案目標行為發生的內在因素,參考評估向度如下:

  1. 生理因素:睡眠、飲食問題、生理疾病、精神疾患、不舒服、疲憊、飢餓、成長狀況、障礙類別、藥物作用
  2. 能力因素:智力、注意力、記憶力、思考習慣、態度和想法、溝通能力、基本學科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會情緒能力
  3. 需求和動機因素
  4. 獨特經驗:創傷、突發事件、生活經驗

(二)環境背景因素評估

環境背景因素指誘發個案目標行為發的外在因素,需要結合生態環境改善策略進行長期的預防,透過改善導致目標行為的環境背景因素,促使行為產生正向的改變。參考評估向度如下:

  1. 物理因素:座位、師生比、輔具、其他干擾
  2. 家庭因素: 家人對問題的看法、家中壓力事件、教養態度、教養方式
  3. 學校因素:老師態度、同儕態度
  4. 職場因素

  • 二、立即前事、先兆分析

立即前事及先兆指的是目標行為發生前的預兆,可能為特定的人、事、物、要求、時間、地點或情境,亦可能是人體生理需求的缺乏,參考評估向度如下:

(一)立即前事

  1. ​課堂相關因素:教材太困難、教材太多、課程無聊、指令不清楚、同ㄧ活動時間太長
  2. 環境人們反應:教師糾正、同儕嘲笑、同儕煽動

(二)先兆

例如:皺眉、握拳、發出聲音、踱步、搖晃身體、敲桌子、坐不住、其他。


  • 三、行為分析

行為分析指需要清楚記錄目標行為的發生方式,可透過具體的行為觀察紀錄,根據強度、頻率、情境、人、事、物進行行為分析。行為分析評估內容參考如下:

  1. 語言/身體攻擊行為
  2. 破壞物品
  3. 違抗指令
  4. 口語/動作固著行為
  5. 強迫性/自傷/儀式化行為
  6. 不當戀物/不當社會行為
  7. 上課/上學問題
  8. 身體調節異常
  9. 其他行為

  • 四、後果評估

行為發生後,處理人員、情境中的人物如何反應,將影響個體之後的行為。Bambara和Knistor(1998)指出最好的後果處理策略須依個體的能力、理解程度和功能評量的結果量身訂做。後果評估內容參考如下:

  1. 同學反應→個案反應
  2. 師長反應→個案反應
  3. 其他

  • 五、行為功能判斷

Crone和Horner(2003)對於人類行為的假設分為下列三種,有功能的、可預測的及可改變的。指的是在環境中達到所要的改變,若從事一行為而達到所要的改變,學生就更加可能再度從事該行為。行為目的與行為維持間的關係就是增強的本質。

逃避

獲得

  1. 要求
  2. 糾正
  3. 同儕互動
  4. 困難作業/考試
  5. 不愉快情境
  6. 其他
  1. 同儕/師長 注意力
  2. 物品(玩具/食物/金錢)
  3. 活動:
  4. 情緒宣洩
  5. 其他

  • 參考資料
  1. 沈佑真(2014)。功能性行為評量的實施與介入。特教園丁,(30)2,81-92。
  2. 鈕文英(2016)。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第二版)。心理出版。
  3. 廖芳玫(2015)。擬定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前事調整策略。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2023年取自:https://sencir.spc.ntnu.edu.tw/GoWeb/include/Get_tfile.php?KeyID=7211
  4. 蔡淑妃、翁素珍(2022)。探究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受訓教師之挑戰和迷思概念。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7)1,1-28。
  5. 本篇首圖-評量(assessment)圖例(icon)來源Assessment icons created by Freepik - Flati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