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教材資料庫
數位教材資料庫
:::
【圖文專欄】同儕教學
公告時間:2023-08-01

【圖文專欄】同儕教學

同儕教學 Peer Tutoring


  • 認識「同儕教學」

同儕教學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甚至可能沒聽過這個專有名詞,但曾經使用過無數次,除了在同儕間常被運用之外,手足間也很適合使用這類教學方法。簡單來說在這教學方法中,除了老師為主要指導,另外還有兩種重要的角色,一種是「教導者」——類似於我們常聽到的小天使、小老師、小幫手角色;另一種是「學習者」——需要被引導或協助的角色。

教學歷程透過同儕間的相互交流及共同語言達到教學目的,除了讓學習者由觀察、模仿等方式更快理解新知、上手新技能,也能讓教導者從中學習尊重個別差異外,提升溝通、表達、包容等能力,雙方在教學相長及成功經驗中產生自我肯定與滿滿成就感。


  • 如何執行有效的同儕教學?

雖然大多人都有經歷或使用過同儕教學,且同儕教學的形式很多樣,但如何才能讓教學歷程擁有顯著實質效益,就需要更加了解這個教學方法的內容。除了有明確的教學內容、架構及目標之外,也可以針對「教學者」及「學習者」多做了解。

(一)教學者

  1. 人選: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及耐心,能夠確保教學內容的正確性及流暢性之外,學習者較容易進入狀況或融入教學情境,也能避免學習者產生緊張情緒或壓力。另外,若教學者為學習者熟悉且親近的對象,教學氛圍會更加融洽。
  2. 事前訓練:有充裕的事前訓練,能夠讓教學者更有自信,內容包含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引導的技巧、提問的技巧、學習者的現況能力、學習者的情緒點、緊急狀況的應對等。

(二)學習者

  1. 人選:先評估學習者本身是否適用同儕教學,或是目前狀態是否可以執行同儕教學,思考執行上會不會遇到什麼困難點且是否能解決。需評估的狀況例如:沒有明確特定前因的攻擊行為(自傷/傷人),以免教學過程中造成教學者或學習者受傷。
  2. 事前通知:讓學習者事先知曉從旁協助他的人是誰,降低學習者的不安全感,若為不認識的對象,可以於課前先讓彼此簡單互相自我介紹,同時也是給予學習者心理預備的時間。

  • 參考資料
  1. 潘倩玉(2011)。同儕教導之成效及其在融合式體育課程之實務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5(1),129-138。

  2. 蔡郁辰、王文宜(2014)。體育課同儕教學之文獻分析。休閒與社會研究, (10),151-161。

  3. 鄭媛文(2013)。同儕教導學習策略對學生學習成就與情意態度影響之後設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013,28,217-242。

  4. 梁韻霛(2019)。自發、互動、共好:應用同儕教導於數學解題策略的學習。清水國小。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YV8xp3mauk

  5. 本篇首圖(圖卡)圖案來源Student icons created by Eucalyp - Flaticon

:::